2015年万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选择字号:   点击数: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和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实施“东连、西融、南接、北靠” ⑸发展战略,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先行先试,进位赶超,迈出了“推进发展升级,加快绿色崛起,凝心聚力建设幸福万年”的坚实步伐,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9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63.3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35.27亿元,增长14.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0502元,比上年增加1759元。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8:58.0:30.2转变为11.6:56.8:31.6,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37.8%和53.9%。

  二、农业

  201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0.66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增长5.1%,其中农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5.0%;林业1.57亿元,增长5.3%;牧业3.77亿元,增长5.1%;渔业2.42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0.44亿元,增长6.5%。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1658公顷,下降3.6%;油料种植面积6855公顷,下降1.3%;蔬菜种植面积1757公顷,增长0.8%。全年粮食总产量25.02万吨,与上年持平;油料产量0.75万吨,下降6.8%;蔬菜产量3.57万吨,增长2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26.94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9户,比上年增加4户。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6.05亿元,同比增长10.2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2%,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04亿元,增长10.9%。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47.88亿元,增长3.1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2.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2亿元,增长6.0%;实现利润总额19.18亿元,同比下降7.4%;利税总额29.9亿元,同比下降5.4%。

  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24亿元,增长10.8%。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 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43亿元,下降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58万平方米,下降4.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4.78万平方米,下降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1亿元,增长1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7亿元,下降3.1%;第二产业投资79.87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25.27亿元,增长96.1%。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0.55亿元,增长352.3%。工业投资79.87亿元,增长4.4%。

  全年共实施重大建设项目6个,计划投资92.11亿元,其中结转项目计划投资38.03亿元,本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54.09 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6.83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5.71%。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6.6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住宅投资6.4亿元,增长44.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11亿元,下降26.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4.89万平方米,增长0.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79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销售额5.41亿元,下降17.3%。其中:住宅销售额5.36亿元,增长11.6%。

  五、国内贸易

  201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7亿元,同比增长12.5%。

  分规模看,限额以上商贸业实现零售总额10.56亿元,同比增长24.4% ;限额以下商贸业实现零售总额32.90亿元,同比增长7.8%。

  分销售地区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2.16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74.0%。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11.31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6.0%。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全县全年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实际进资44.16亿元,同比增长17.8%。实际利用外资0.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9亿美元,增长17.6%。

  旅游开发有序推进。万年县围绕稻作文化,大力发展旅游行业,着力进行旅游招商,致力打造旅游品牌。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17.2%。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4.03亿元,增长4.6%。全县公路总里程1311.8公里,完成货运量320万吨,货物周转量58679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62.68万人次,同比增长2.9%

  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78亿元,增长14.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21亿元,增长25.2%;电信业务收入0.29亿元,增长7.6%;移动计费收入1.22亿元,增长15.7%;联通计费收入0.05亿元,与上年持平。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2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2万户,公用电话用户0.0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68万户,增长21.1%。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4万户,增长25.8%。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全县财政总收入17.01亿元,增长1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35亿元,增长14.9%。实现税收收入13.38亿元,增长11.2%,占财政总收入比重78.7%。全县财政总支出29.72亿元,同比增长25.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7.29亿元,比年初增加18.21亿元,增长18.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74亿元,比年初增加13.38亿元,增长18.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14亿元,比年初增加10.69亿元,增长16.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1.49亿元,比年初增加7.22亿元,增长16.3%;中长期贷款余额23.07亿元,比年初增加2.89亿元,增长14.3%。

  全县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2家公司实现保费收入9796万元,增长15.3%。其中,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4425万元,下降1.3%;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371万元,增长33.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有小学137所,在校学生46437人,教师188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27106人,教师1755人。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829人,教师51人。幼儿园1733所,在园幼儿16650人,教师538人。

  全县全年专业技术人员644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53人。专利授权1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拥有1个文化馆,132家农家书屋,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文艺演出次数307次,观众人数14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2个,电影放映2960场,观众人数78万人次。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8.5万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48.3%。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57%。

  年末全县卫生机构409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1个,诊所、村卫生室382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总数1582张。全县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9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05人。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馆1个,全年共举办体育活动次数10次,共有2.2万人次参加比赛。举办综合运动会1次,举办单项比赛共8次。业余体校运动员30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3.07万人,比上年增加0.96万人。其中,女性人口20.2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27.6:100。全县常住人口36.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0万人,乡村人口19.24万人。城镇化率47.49%,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全县人口出生率13.23‰,死亡率6.22‰,人口自然增长率7.04‰。全县计划生育率76.68%,已婚妇女综合节育率89.35%。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82元,比上年增长9.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374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为27754元和949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8%和13.6%。

  年末全县新增城镇就业528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5%,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01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4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22万人。全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251万元,扶持个人创业999人次,带动就业3477人次。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5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67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7万人。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4.24万人,参合率达99.85%。全县共有66.52万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补偿总额12914.51万元。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性单位22个,床位数2214张。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家庭数4229户,共8801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家庭数6359户,共15053人。得到农村医疗救助16264人次,得到城市医疗救助23824人次。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大多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县人均生产总值等按年平均户籍和常住人口计算。

 相关附件